第(2/3)页 苏誉带了几万大军过去,还带了武器和大船。 无诏带兵进京,这不就是打着为皇帝报仇的名义,妥妥的要造反么? 石有为说:“可惜龙大人刚刚调离了河中。” “不然有他在的话,还能在河中地区提前部署一番,必定能抵挡住东南前行的脚步。” 龙海文之前在河中地区抓了要带兵进京的镇远侯,就在黄州府的渡口那边把要劫持官船进京的镇远侯给截了下来。 如果是他在,这黄州府肯定没有这么容易被苏誉带人攻破。 但因为苏北那边情况更加紧急,朝廷就把他调到了那边。 没想到刚调走不久,河中地区这边又出问题了。 石有为说的话中,隐隐带了点炫耀的意思。 因为龙海文是他的人,也就是说朝廷没他可不行呦。 不过其他人也没空理他这种话,都在纠结河中地区如今必须派人过去把苏誉拦住了。 马英伟叹了一口气说:“淮南王治兵有道,他们才刚把胡族给平定,正是手下士兵们士气高涨的时候。” “战力本来就不是普通士兵可以比的。” 至于要怎么打,他也没个头绪。 朝堂诸公们满腹经纶,却没有打仗的经验。 所以他们只能找能打的人。 这讨论来讨论去,除了边疆的那些将领外,京城里还能派过去的倒是也还有一些人。 其中最合适的,便是卢阳伯项志宇。 他原本在边疆便有不错的表现,不过后来程太后嫁给庆元帝后,卢阳伯便被程家人代替,落魄地回了京城。 卢阳伯回到京城后,痛定思痛,觉得自己武将世家不堪重用,朝廷有点风吹草动就能轻易换武将,所以他决定弃戎从笔。 不过他本人读书来不及了,便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后代身上。 好在有个后代挺争气的,还把京城最大的文学社明宵社给接了过来。 那明宵社先前在苏誉来京城参加会试的时候,还邀请他去参加过。 当时接待的项子奇便是卢阳伯的二儿子。 不过家里虽然在文坛上开了花,但在朝中暂时没有得到什么重用。 第(2/3)页